32周孕婦突發大出血,前置胎盤來勢洶洶,3大關鍵點保平安!
近期,小編在網上看到一則讓人心驚肉跳的新聞!
一名懷孕 32周的孕婦,因 前置胎盤引發大出血,救護車行駛到一半時,被道路上淤積的冰雪阻攔,無法繼續前行!
還好民警及時趕來,為命懸一線的產婦打通了生命之路!
小編看完整條新聞,真是為這位孕婦捏了把汗!
前置胎盤是妊娠期嚴重併發症之一,如果醫治不當容易引起孕婦 大出血,甚至 休克。
但是很多產婦對前置胎盤的危害,治療方式與預防卻知之甚少。
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來詳細的說一說前置胎盤的相關問題!
-1-
前置胎盤,謹防兩類風險 !
★ 孕期出血——警惕前置胎盤
胎盤前置是指 妊娠28周後,胎盤下緣毗鄰或覆蓋住宮頸內口。
根據胎盤下緣與宮頸內口的關係,前置胎盤分為如下3種類型:完全性前置胎盤、部分性前置胎盤、邊緣性前置胎盤。
完全性前置胎盤往往初次出血的時間早,約在妊娠28周左右,反復出血次數頻,量較多,有時一次大量出血即可使病人陷入休克狀態。
邊緣性前置胎盤初次出血發生較晚,多在妊娠37~40周或臨產後,量也較少。
部分性前置胎盤初次出血時間和出血量介於兩者之間。
★ 前置胎盤——風險不可小視!
1、對產婦的影響
產時、產後出血
對於附著在子宮前壁的前置胎盤,行剖宮產時,若子宮切口無法避開胎盤,則出血會明顯增多。
胎兒分娩後,子宮下段收縮力較差,附著的胎盤不易剝離,且剝離後開放的血竇不易關閉,因而常發生產後出血。
胎盤植入
發生率為1%~5%。由於子宮下段蛻膜發育不良,前置胎盤絨毛可植入子宮下段肌層,分娩時易導致難以控制的大出血。
產褥感染
前置胎盤的胎盤剝離面接近宮頸外口,細菌易經[陰.道]上行侵入胎盤剝離面,易引發產褥期感染。
2、對胎兒的影響
胎位異常
約1/3患者出現胎位異常,其中以臀位和橫位為多見。
早產、死亡
前置胎盤反復出血,容易引起早產。
前置胎盤部分的早剝、受壓使胎盤缺血缺氧,容易引起胎兒宮內窒息。
前置胎盤的危險不容小看,那麼孕媽們該如何治療呢?
-2-
3個關鍵點,保前置胎盤母子平安
1、一般治療
若無[陰.道]流血,在妊娠34周前可以不必住院,但要定期超聲檢查,瞭解胎盤與宮頸內口的關係。
一旦出現[陰.道]流血,就要住院治療。如果出血增多,應立即終止妊娠。
(1)絕對臥床休息
建議側臥位,孕婦應保持良好情緒,必要時醫生可應用鎮靜劑,血止後可適當活動。
(2)糾正貧血
視孕婦貧血嚴重程度補充鐵劑,必要時輸血。
(3)嚴密觀察病情
醫生會密切監測孕婦生命體征及[陰.道]流血情況。進行血常規、凝血功能檢測並備血,同時監護胎兒情況。